首页 资讯快递 第一重点

中国历代都城-明朝,清朝(十五)

2021-08-20 11:34

摘要:明朝 迁都北京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明朝的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继续沿用以前的中轴线,城市的整体位置向南压缩了2公里。

明朝 迁都北京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明朝的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继续沿用以前的中轴线,城市的整体位置向南压缩了2公里。

此时的北京城,是一个周长24公里的长方形,有9座城门,城中心是皇城,周长6公里,有4座城门,这也就是人们把老北京称作四九城的来历。皇城是官衙、宫廷服务机构及宗庙、园林所在地,百姓不得进入。皇城的中心是宫城,紫禁城周长3.4公里,城内有七十多座宫殿,九千多间房屋,城外有一条52米宽的护城河。到了明朝中期,由于城市的发展,在北京城的南边加修了一道外城墙,长14公里,有7座城门。至此,北京城的形状变成了汉字“凸”的形状,共有38公里城墙,16座城门和16座箭楼。

这个老北京城的格局,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年。1900年代,为了火车进城,拆了一些城墙修铁轨,1950年代,为了建设新北京,大规模拆除城墙,到了1980年代,老北京的城墙仅剩下1.5公里,另有箭楼3座,城门1座。现在,以这1.5公里城墙和东便门箭楼为主体,修建了明城墙遗址公园。在德胜门箭楼,长年举办古钱币展。正阳门曾是北京城的正南门,也是最大的一座城门,人们称这里为前门。到过北京的游客一定会记得这里,正阳门是老北京唯一保留下来的城门,正阳门箭楼形制独特,是人们眼中老北京的象征。

1606276412889450.jpg

到过北京的游客,不会错过前门,也不会错过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紫禁城左侧祭祀祖先的太庙,右侧祭祀土地谷物的社稷坛,同样始建于明朝。紫禁城后边的景山和北海,曾是明朝的皇家御苑。明朝在城外建筑了几处祭坛,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祭祀天、地、日、月,其中以天坛规模最大,留下了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非常精美的建筑物。南郊皇帝举行耕种典礼的先农坛,城里的历代帝王庙、孔庙和国子监,也都是明朝的建筑。还有朱棣铸造的一座永乐大钟,是中国最大的青铜钟,刻有二十多万字的佛教经文,保存在北三环路边的大钟寺里。

在京北的一片群山中,散落着十三座明代皇帝的陵墓。现在,包括朱棣陵墓在内的三座皇陵对外开放,其中定陵是唯一被打开的陵墓。1956年,官方组织发掘定陵地宫,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博物馆。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的器物,其中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还有许多华贵的服饰。遗憾的是,因为当时技术有限,许多丝织品迅速风化,而帝后的尸骨和一些文物在文革中被焚毁。此后,国家政策规定,不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

在京北的群山中,最令游客向往和激动的是,长城。因为清朝不再使用长城御敌,这些长城遗址,都是明朝的记忆。人们常去的是居庸关和八达岭长城,慕田峪、司马台、黄花城和金山岭长城等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北京周边还有大量的野长城,对粉丝们有着深深的吸引力。而我们都记得,明朝末年,居庸关守军投降李自成,北京失守,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景山自缢。不久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清兵入关,中国历史翻到了新的一篇。

清都北京

生活在中国东北的女真族,再次建立了金国,不久,改国号为大清,族名改为满洲。1644年,清兵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很快,建立了全国性的政权。

清代的北京城,沿用了明代的格局,宫城、皇城和都城,各个祭祀场地和各大庙宇,照单全收。当然,北京城中的这些古建筑,后来或多或少都打上了清代的修葺痕迹。

省略了造城这一大工序,清代的北京,在园林文化上,有了很大发展。皇家园林多建在京城西北一带,那里曾有5座著名的园林。颐和园,现在是一处公园,湖光山色,楼阁长桥,画廊石舫,风景迷人。圆明园是一处遗址公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规模和西洋园林的元素。静宜园改名香山公园,是人们秋天赏红叶的胜地。畅春园遗址在北京大学一带,畅春园建成后,康熙皇帝(1654-1722)每年曾有一半时间在园中居住,现在仅剩北大西门处的两座山门残存。静明园所在的玉泉山,山中泉水曾被乾隆皇帝(1711-1799)赐封天下第一泉,那里现在是官方禁区,远远看去,山势连绵舒展,山顶石塔挺立。

1606276423551440.jpg

清代的王府,也是京城园林的一大特色。清代的王子们没有封地,聚居京城,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将一座座王府营造得美轮美奂。遗憾的是,清朝灭亡后,北京的王府在短时间内败落,或拆或改,成为办公用房或者民宅。现在,在北京还可以找到几十座王府旧址,人们或许可以进入其中的部分区域,揣摩它们的前世今生。前些年,政府花了很长时间组织搬迁,将恭王府修复一新,是目前唯一对外开放的比较完整的清代王府。友情提示,王府规模不可小觑,我的表哥从旧金山来北京旅游时,曾在恭王府里迷了路。

如果要看老北京的平民生活,人们常去的是前门大栅栏一带。记得我曾经有一项学校的作业,去那里寻找北京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穿过喧闹的沿街店铺,我走到了胡同深处,钱市胡同宽不足1米,最窄处只有0.4米。虽然这样的穿行让人觉得有趣,但是环视周围,灰色的砖院,低矮的房屋,屋顶的枯草,道路上的杂物,公共厕所的气味。非常能理解,居住在城内这样的条件里,还是搬到郊区的楼房公寓,确实是老北京们面临的一个选择。

什刹海一带的胡同,似乎要宽敞一些,也许因为那里靠近宽阔的水域,抬头可以看到不远处高耸的鼓楼,让人感觉如此。“海子”,蒙古语湖泊的意思。什刹海,周围有十座寺庙的湖泊。清代时,什刹海是游乐消夏的燕京胜景之地,现在,虽然已找不到从前的十座寺庙了,这里是北京内城唯一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性景区,也是北京城内最大的一片历史街区。沿着什刹海的狭长的水边漫步,看胡同人家,看垂柳石栏。站在银锭桥上,在晴朗的天气里,可以看到遥远的西山。

清朝末年,革命党人企图在这座石桥边掩埋炸弹,刺杀住在附近的摄政王,这里是他上班的必经之路。这次刺杀没有成功,但是,孙中山(1866-1925)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迁都南京。

中国古代都城的历史,到此结束。回想这些古老的都城,有的只是传说中的地方,有的已探明了它所在方位,有的发掘出了遗址和遗迹,有的给我们留下了城墙、宫殿、庙宇和其他的痕迹。帝国的威严,都市的繁华,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故事,都已经留在了时间的长河。而我们总能想起它们,一次次地走近它们。我想,这就是历史,留在我们身上的印记。

【作者简介】张一帜(HARRY ZHANG),男,2004年出生,自幼在加拿大长大,2013年回到中国,现为清华附中国际部11年级学生。爱好旅游、摄影、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影视制作、写作等,用脚步丈量过有代表性的中国历代都城,查阅了有关背景知识和历史故事等材料,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并用中英文撰写了游记。

参考书目:

1. 《史记》 司马迁(西汉)

2. 《帝王世纪》 皇甫谧(东汉)

3. 《沧桑河山 煌煌古都 》 赵永福  长春出版社

4. 《走近古都》 罗光乾  京华出版社

5. 《中国八大古都》 朱士光  人民出版社

6. 《七大古都》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7. 《大古都》 田春涛  中国青年出版社

8. 《王城唱晚》 老枪   太白文艺出版社

9. 《帝都梦华》 杨玉峰 安徽文艺出版社

10. 《帝都》 刘博  当代世界出版社

11. 《北京清王府》 窦忠如  百花文艺出版社

12. 《北京纪胜》 裴明珠(英) 中国文史出版社    

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李雨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